我校后勤饮食服务中心以寻味寄清明,指尖留春意为主题,拉开四月份后勤文化建设月的序幕。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在清明佳节的脚步悄然临近之时,为了让同学们在校园中也能深切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后勤保障集团研究决定四月为后勤文化建设月,并以主题活动为契机,经过精心策划与筹备,一场别开生面的包青团活动在通榆校区北园食堂与新长校区沁园一楼食堂精彩上演。消息一经传出,便在校园里引起了热烈反响,众多同学纷纷踊跃报名,热切期待着这一充满趣味与意义的活动。
活动当天,通榆校区北园食堂和新区沁园一楼食堂热闹非凡。专业师傅早早到场,先为同学们详细讲述了清明节包青团的丰富文化内涵,让同学们明白这小小青团所承载着的深厚历史意义,然后食堂阿姨们示范了青团的制作技巧,大家便迫不及待地挽起袖子投入制作中。
在通榆校区,同学们用面团捏制出青团形状,分别包入豆沙、肉松蛋黄等馅料,搭配出香甜丝滑与咸香可口的丰富口感,大家一边制作,一边交流创意与心得,现场气氛欢快热烈,整个食堂都充满了活力。
新长校区同样洋溢着欢快的氛围,同学们分工明确、相互协作,除制作传统圆形青团外,还发挥奇思妙想,大胆创新,捏出着各具形态的外表,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口味组合,欢声笑语在场地中不断回荡。
一个个碧绿饱满的青团逐渐摆满蒸盘,空气中弥漫着艾草的清香。许多同学表示:“亲手做的青团更有节日味道,也体会到了传统美食背后的匠心。”
后勤保障集团始终注重文化浸润服务与后勤文化建设工程,此次将节气饮食与劳动教育结合,既让同学们感受到清明习俗的独特魅力,也传递了后勤保障集团“暖心服务”的文化新内涵,后续还将围绕传统节日开展更多特色文化活动,持续打造有温度的、有文化品味的校园生活。